厦门高校团队攻克电力安全难题!热像智瞳系统获行业权威认证

“AI + 热成像” 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助力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

近日,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“以太科技” 团队研发的 “能源电力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”,通过福建省系统工程协会认证,被评价为 “具备国内领先水平,填补了复杂工业场景智能预警的技术空白”。该系统融合 AI 视觉识别、热成像测温与边缘计算技术,为能源电力企业构建了 “预防 - 监测 - 处置” 一体化安全屏障,预计可降低行业 25% 以上的事故发生率。

技术突破:三大核心优势重塑行业标准

1.全维度感知:部署热成像摄像头、振动传感器、气体检测仪等终端设备,实时采集设备温度、运行状态、环境参数等 300 + 数据指标,构建 “人、机、环” 立体监测网络;

2.边缘智能决策:自主研发的 “瞳芯” 边缘计算盒,可本地化处理 90% 的监测数据,支持 15 种 AI 算法并行运行,断网时仍能实现 “本地预警 + 数据缓存”,响应时间≤200ms;

3.云端协同管理:通过 “热像智瞳云平台” 实现全局态势可视化,支持风险等级自动评估、应急预案智能推送、历史数据追溯分析,帮助管理者 “一屏掌控全厂安全”。

育人成果:创新创业反哺专业建设

作为诚毅学院 “课程思政 + 专业实践” 的典型案例,以太科技团队培养出一批 “懂技术、会创新、能落地” 的复合型人才:团队成员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、“中国软件杯” 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等 10 余项荣誉;项目衍生出的 “工业智能监控” 课程模块,已纳入学院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。“我们在研发中遇到的‘算法优化’‘硬件适配’等问题,都成为课堂上的鲜活案例。” 团队指导教师、诚毅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林幼平说。

未来展望:从 “火电” 到 “全能源” 的安全守护

面对 2023 年超 5400 亿元的电力智能安防市场,以太科技团队制定了 “三步走” 战略:2025 年前深耕火电领域,实现全国 TOP20 火电企业覆盖率 50%;2027 年拓展至光伏、风电、核电等新能源场景,开发 “塔筒裂纹检测”“光伏板热斑预警” 等专属功能;2030 年建成能源行业安全大数据中心,通过 AI 预测性维护技术,将事故预防能力提升至 “事前 7 天预警”。

“安全生产是能源电力企业的生命线,更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责任。” 团队负责人黄佳琪表示,以太科技将始终以 “做工业安全的守护者” 为使命,用技术创新守护每一座变电站、每一位工人的安全,让 “智慧安防” 成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配。

(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以太科技团队)